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第一工作组的报告 - 自然科学基础
FAQ 3.1 图 1

FAQ 3.1,图1:(上图):观测到的全球年平均温度 (黑点)以及与资料的简单拟合。左边的轴表示与1961-1990年平均值相比的矩平,右边的轴显示了估计的实际温度(℃)。该图表明了与过去25年(黄色)、50年(橙色)、100年(紫色)和150年(红色)的线性趋势拟合,这些时间分别对应于1981-2005、1956-2005、1906-2005和1856-2005年。请注意,最近的时间段越短,倾斜度就越大,这表明温度正在加速上升。蓝色曲线是平滑后的表述,记录了年代际的变化。为得到这些波动的意义,对该线给出了每10年5%-95%(浅灰色)的误差区间(这样每年的值都会超过这些极限值)。利用估算的20世纪辐射强迫驱动的气候模式算出的结果(第9章)表明在约1915年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大部分20世纪初的变化可归因于自然界发生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变化、火山爆发和自然变率。从约1940-1970年期间,快速的工业化以及随后的二战增加了北半球的污染,造成了降温。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增加主导了观测到的升温。(下图)利用卫星记录估算的1970-2005年线性全球温度趋势图,左边是地表温度趋势图,右边是地表到约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温度趋势图。灰色区域表示资料不完整。请注意当地表温度变化时如果对流层卫星记录中存在空间上比较一致的变暖,那么这种变暖与陆地和海洋的关系就更明显。

摘自HadCRUT3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