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第二工作组的报告 - 影响、适应和脆弱性

极地地区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在南北极内和两个极区之间显示出极区的差异(很高信度)。

在未来100年,北极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能超过了许多其它区域的预报变化。然而,生物和人类系统响应的复杂性以及这些系统遭受外加的多重压力意味着气候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影响仍难以预测。南极半岛、次南极区群岛和南大洋的变化也很快,预计未来将产生剧烈的影响。目前南极大陆其余地区正在发生变化的证据不够确凿,因此难于预测可能发生的影响。由于缺乏可用的信息,所以尤其难于涉及两个极区的经济影响 [15.2.1, 15.3.2, 15.3.3]。

有关气候变化影响两个极区生态系统的证据越来越多(高信度)。

根据测量发现南极半岛和次南极群岛的植物和动物构成和种类已发生了变化。有文献指出,北极部分地区总绿色度有所增加;生物生产力有所提高;物种范围有所变化(如从苔原转变成疏灌丛);树木栽培北界线位置发生一些变化以及一些动物物种的范围和丰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北极和南极将继续发生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带迁移的变化。现有物种正在向极地方向迁移并正在与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竞争,并将继续改变陆地和水生系统物种的构成及丰度。有关的脆弱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动物传染性疾病 [15.2.2, 15.4.2]。

水文和冰雪圈继续发生变化将对北极的淡水、河岸和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区域影响(高信度)。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流入北冰洋的欧亚河流的综合流量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降水增加相一致,但是冰雪圈过程的一些变化(积雪和多年冻土层的融化)也正在改变河流的路径和季节性[15.3.1, 15.4.1]。

近几十年北极海冰的退缩导致海洋通道的改善,并导致了海岸生态/生物生产的变化,对许多依靠冰雪的海洋哺乳动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并增加了沿海的涌浪作用(高信度)。

海冰的持续损失将产生区域性机遇和问题。淡水冰的减少将影响湖泊和河流生态及生物生产,并将需要改变水上运输。对许多利益攸关方而言,经济效益也许是紧迫的,但是可能对一些活动和生计带来不利的影响[15.ES, 15.4.7, 15.4.3, 15.4.1, 15.4.1]。

新的文献表明,在南极半岛周围,磷虾的丰度呈下滑趋势,纽鳃樽的丰度在增加,这些归因于海冰面积和冰维续时间的减少(中等信度)。

如果海冰进一步退少,磷虾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减少,结果影响位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15.2.2, 15.6.3]。

北部极地海洋区域的变暖对群落的构成、生物量、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布产生了不利影响(中等信度)。

当前和未来的变化对较高端的食肉动物、鱼和渔业的影响在区域层面将是具体的影响,包含一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15.2.2]。

许多北极地区的居民已经并正在适应气候变化(高信度)。

几千年来,原住居民对其本地环境的变化表现出弹性。一些土著社区正通过改变野生动植物管理制度和狩猎习俗进行适应。然而,除气候变化之外的压力、加上向偏远的小社区迁移、日益增加的参与就业经济和室内办公职业等将对适应能力提出挑战,并增加脆弱性。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受到威胁,需要大量投资予以适应或重新安置有形房屋和社区[15.4.6, 15.5, 15.7]。

北部区域的气候严酷程度降低将为一些社区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很高信度)。

效益将取决于当地的具体条件,但在一些地方还将包括降低供暖费用、增加农业和林业的机会、适于航行的更多的北部海上航线以及获取资源的海上通道[15.4.2]。

未来气候变化在极区的影响将产生各种反馈,这将给未来100年产生全球性重大后果(高信度)。

陆地冰的持续损失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由于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流量出现净增长以及由于造成流入北大西洋的淡水通量增加,因而温盐环流的减弱能造成重大的影响。在CO2倍增的情况下,河流流入北冰洋的总流量可能增加20%。变暖将使北极(图TS.16)和南极半岛出现更多的裸露,有待植被侵入。最近的模式预测,反照率将因冰的损失和植被的变化而降低,且苔原将成为一个小的碳汇,但融化的多年冻土层排放出越来越多的甲烷对气候变暖做出贡献[15.4.1, 15.4.2]。

图TS.16

图TS.16. 北极和邻近地区的植被。顶部:当前植被,基于植物区系的调查。底部:根据IS92a排放情景对2090-2100年进行模拟结果。[F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