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综合报告

在一系列稳定水平上CO2排放和平衡温度的升幅

图5.1

图5.1. 1940年至2000年的全球CO2排放和2000年到2100年稳定情景种类的排放范围(左图);以及稳定目标与高于工业化前(右图)可能平衡的全球平均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几个世纪才能接近平衡,特别是对更高稳定水平的情景。彩色阴影区表示按不同目标分类的稳定情景(稳定种别I至VI类)。右图表示与工业化之前相比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利用(1)“最佳估值”3°C气候敏感性(阴影区中的黑线),(2)4.5°C气候敏感性可能范围的上限(阴影区顶部的红线)(3)2°C气候敏感性可能范围的下界(阴影区底部的蓝线)。左图中的黑色虚线标出了SRES情景(2000年)以来公布的近期基准情景的排放范围。稳定情景的排放范围包括单一CO2和多气体情景,并对应于全部情景分布的第10个至第90个百分位。注:大多数模式中CO2排放不包括地面生物腐质的排放,这些生物质在伐木和毁林之后依然存在,并来源于泥炭燃烧和无水泥炭土壤。{WGIII 图SPM.7 和 图SP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