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第三工作组的报告 - 减缓气候变化

10 废弃物管理

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垃圾的产生与人口、富裕程度和城市化有关。目前全球消费后产生废弃物的速度估计为900-1300百万吨/年。近年来速度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人口、经济迅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发展中国家。在高度发达的国家,当前的目标是把废弃物的产生与国民生产总值这类经济动力分离开来—最近的趋势表明,由于回收、再利用、实现废弃物最少化和其它倡议,人均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的速度或许正在达到峰值(一致性中等,证据量中等)[10.1, 10.2 ]。

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只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很小的贡献(<5%),而填埋场释放的甲烷占目前排放量的50%以上。二次排放源是污水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此外,因焚烧含有化石碳的废弃物也产生少量二氧化碳排放。总体而言,废弃物行业的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和减缓潜力的量化还存在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通过在国家层面上一致的和协调的资料收集及分析可减少这种不确定性。目前既没有任何关于废弃物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年度量化的清查方法,也没有对消费后废弃物产生的氟化气体每年排放量的清查方法(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10.3]。

应当强调的是,消费后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通过热处理流程(焚烧和工业混烧)、填埋场气体的利用和厌氧发酵沼气的使用则能够开发这种资源。与许多生物资源相比,废弃物由于是用公众的费用来定期收集的,因此它具有经济优势。通过热处理流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含量:在燃烧过程中可直接从生物质(纸制品、木制品、天然纤维、食品)和矿物碳源(塑料、人造纤维)中获得能量。假设平均热值为9GJ/t,全球的废弃物含有大于8EJ的可用能量,并可能在2030年上升到13EJ(接近2%的一次能源需求)(一致性中等,证据量中等)[10.1]。目前,全世界已经每年有超过1.3亿吨的垃圾得到燃烧,相当于大于每年1EJ。30多年前就已商业化的将填埋产生的甲烷回收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目前的能源值大于0.2EJ/年。与热工艺一起,填埋场气体和厌氧发酵沼气可以作为地方重要辅助能源的来源(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10.1,10.3]。

由于有填埋场气体的回收和一些配套的措施(增加回收利用和通过采用可替代技术减少填埋),发达国家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已大体稳定。与填埋相比,用来避免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成熟、大规模的废弃物管理技术包括从焚烧废弃物到能源以及生物过程(如堆肥或机械生物处理(MBT))。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正在实施更严格管制的(厌氧)填埋做法,填埋场甲烷排放呈增加趋势。这在快速城市化的地方尤为如此。在这些地方,与露天垃圾场相比,工程化填埋在环境上是一种更易接受的废弃物处置策略,它可以减少疾病媒介、有毒气味、失控的燃烧和向空气、水和土壤中排放污染物。但矛盾是,随着有氧产生二氧化碳(燃烧和有氧分解)转变为厌氧产生甲烷,则会出现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很大程度上,这与1950-1970年许多发达国家向卫生填埋场过渡相同。通过加快引入工程化的气体回收工艺,同时借助于京都机制,如CDM和联合履约(JI),则能够减缓甲烷排放量的增加。截至2006年10月末,填埋场气体回收项目占CDM下经认证的年平均减排(CER)的12%。此外,还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其它可替代废弃物管理策略,如:回收和堆肥。堆肥能作为工程填埋的一种可承受的、可持续的可替代工程填埋场的方案,尤其是在那些针对可生物降解废弃物流选择劳动力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策略的地方(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10.3]。

回收、再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举措,无论是政府还是私营部门,都通过减少需要处理的废弃物量而间接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依靠法规、政策、市场、经济重点和地方约束,发达国家正在实施越来越高的回收率,以保护资源,抵消化石燃料的使用,并避免产生温室气体。然而,由于不断不一的基线和定义,目前不可能实现全球回收率的量化;但是,在局地减少超过50%废弃物的目标已经实现。实际上在许多国家可以扩大回收,以实现额外减少废弃物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废弃物清除和非正式回收是通常的做法。通过各种分散和小规模的回收活动,那些从分散的废弃物管理中谋取生计的人们能够显著地减少需要集中处理的废弃物量。研究表明,通过创造性小额信贷和其它小规模投资,低技术回收活动也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目前的挑战是在失控垃圾场为废弃物清除工提供比目前更加安全、更加卫生的工作条件(一致性中等,证据量中等)[10.3]。

关于污水,目前仅有约60%的全球人口拥有环卫设施(下水道)。关于污水处理,发达国家约90%而发展中国家低于30%的人口拥有改善的卫生设施(包括下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化粪池或厕所)。此外,除了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外,改善的卫生条件和污水管理还提供了广泛的卫生和环境共生效益(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10.210.3]。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废弃物和污水管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缺乏资金和为某个特定背景选择合适的、真正可持续的技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废弃物和污水的收集、输送、回收、处理和残留物管理是一项重大和代价高昂的挑战。但是,采用可持续的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可以产生多重共生效益,它通过改善公共卫生、保护水资源和减少未经处理的物质排放到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海岸带,有助于落实“千年发展目标(MDG)”(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