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第三工作组的报告 - 减缓气候变化

减缓方案与脆弱性和适应的相互作用

如果世界变暖,温带气候区用于供暖所使用的能源将减少(如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而全世界大多数地区用于制冷的能源将增加。一些研究表明,在那些处于温带气候的国家中,为进行额外制冷所增加的用电将超过供暖减少的用电,而且预计南欧夏季用电高峰有可能大大增加。变暖对CO2排放产生的净效应可能增加,即使在最终能源总体需求下降的地方也是如此,这取决于某些特定国家发电所需的混合能源。这就造成一个正反馈循环:更多的机械制冷排放更多的GHG,从而加剧了变暖(一致性中等,证据量中等)。

由于同时着手解决减缓和适应问题,因此建筑行业的投资也许减少气候变化的总成本。这些协同作用最重要的部分包括:通过以下措施减少制冷需求或能源的使用,如:使用综合的建筑物设计、被动式太阳能建设、高能效供暖和制冷的热力泵、适应性釉面玻璃窗、散热少的高能效家用电器、以及各种装修新,包括增加隔热、针对特定气候和防风暴的优化装修。适善的城市规划(包括城市中日益增加的绿地面积和冷屋顶)被证明是限制‘热岛’效应的一种有效方式,从而减少制冷需求和发生城市火灾的可能性。在室外温度很高但居住者能接受要求更高的室内(舒适)温度,目前设计中需要经常考虑的事项包括适应性舒适度(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 [6.9]。

为减少建筑物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排放的政策的成效和经验

到2020年实现这种减排需要快速设计、实施和执行有力的政策,旨在提高建筑物和设备的能效、推广可再生能源(只要具有成本效益)和新建筑物的先进设计技术(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 [6.5]。

然而,存在相当多的障碍有待克服,以实现高标准的负排放和低成本的减缓潜力。这些包括有形成本、激励机制和效益之间的不匹配(如房东和房客之间)、对获得融资的限制、能源价格补贴、产业和设计过程的零散性。这些障碍在住宅和商业行业表现得尤为强大而且变化多样,因此只有通过一系列多种政策手段和良好执行力度,才能克服这些障碍(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

事实证明,许多国家在有关削减建筑物GHG排放的一系列政策是成功的。根据在选择最佳做法的基础上政策手段的成效,表TS.8概括了所使用的关键的政策工具,并对它们作了比较。经过审核的多数工具能实现显著的节能和CO2减排。在对大约30个国家的60项政策进行评估中,通过建筑物规范、电器标准和免税政策,可最大程度地减少CO2的排放。家电标准、提高能效的义务和配额、需求方管理计划和强制性标签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政策工具。补贴和能源或碳税是成本效益最低的工具。各信息计划也具有成本效益,当与其它大多数政策措施相配套时尤为如此(一致性中等,证据量中等)[6.8]。

表TS.8: 为减少建筑行业GHG的排放,选定的政策工具依靠最佳做法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表6.6]。

政策手段 减排成效a 成本效益b 成功、主要优势和局限性的特殊条件,共生效益  
电器标准 高 高 成功的要素:定期更新标准、独立控制、信息、沟通和教育 
建筑规范 高 中等 对于目标之外的改进尚无激励措施。执行后才能见效。 
公共领导层计划,包括采购制度  高 高/中等 能够有效地用于展示新技术和新做法。强制性计划比自愿计划的潜力更大。成功的要素:宏伟的能效标签制度和检测。 
提高能效义务和配额 高 高 必要的不断完善:新的能效措施、对转变市场有短期激励措施等。 
需求方管理方案 高 高 商业行业比住宅行业往往更加具有成本效益 
能源业绩 建立契约方面的支持/ESCO支持  高 中等 优势:不需要公共支出或市场干预,提高竞争力的共生效益。 
能效证明方案 中等 中等 没有长期的经验。交易成本可能高。需要体制结构。与现行政策有深入的互动。就业效益。 
《京都议定书》的灵活机制d 低 低 到目前为止,建筑物方面的CDM和JI项目的数量有限。 
(对CO2 或燃料)征税 低 低 影响取决于价格的弹性。收入可专用于进一步提高能效。如与其它工具相结合将更加有效。 
免税/减税 高 高 如果结构妥善,将激励采用高能效的设备和新的建筑物。 
资本补贴、赠款、补贴贷款 高 低 对低收入家庭有积极影响;存在“免费搭车”的风险,或许引发创业投资。 
标签和认证方案 中等/高 高 强制性计划比自愿计划更加有效。与其它工具和定期的更新材料结合可提高有效性。  
自愿协议和谈判协议 中等/高 中等 当规章制度难于执行时可能有效。如果与财务激励机制和制度制约相结合,则有效。 
教育和信息计划 低/中等 高 住宅行业比商业行业更加适用。成功的条件:与其它措施结合后更加适用。 
强制性审计和能源管理要求 高,但有可变性 中等 如果与诸如财政激励机制等其它措施相结合最有效。 
详细记帐和披露计划 中等 中等 成功的条件:与其它措施和定期评价相结合。 

注:

a) 包括便于实施、执行的可行性和简单性、在许多地方的适用性、对实现的节能总量做出贡献的其它要素。

b) 共生效益与避免的碳排放的特定社会成本相关。

c) 能源服务公司

那些旨在减少泄漏或不鼓励含氟制冷剂使用的政策和措施在未来可能大大减少F-气体的排放(一致性高,证据量中等) [6.8.4]。

迄今为止,各项政策的有限的总体影响源于以下几个因素:1)执行过程缓慢;2)缺乏建筑规范(尽管事实上能够在无重大财政让步的情况下开展CO2中性建设,但许多政策的要求通常贴近共同做法)、电器标准和标签进行定期更新;3)经费不足;4)执行力度不够。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由于没有具体实施,加上实施机制差或不存在,所以使提高能效的政策打了折扣。由于在发达国家对建筑物进行的定期翻新与缓慢的建筑物交付之间时间间隔长,因而建造现有建筑物外表构的GHG减排措施的推广也成为另一种挑战(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