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综合报告

3.2.3 21世纪之后的变化

由于与各种气候过程和反馈相关的时间尺度,即使温室气体浓度实现稳定,人为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仍会持续若干个世纪。{WGI 10.4,10.5,10.7,SPM}

如果辐射强迫趋于稳定,所有辐射强迫物质稳定在2100年B1或A1B的水平上,模式试验表明,预计到2200年全球平均温度仍将升高大约0.5°C。此外,到2300年仅热膨胀将导致海平面上升0.3-0.8米(相对于1980–1999年)。由于将热量输送到深海需要时间,因此热膨胀将持续多个世纪。{WGI 10.7,SPM}

预估在2100年之后格陵兰冰盖的退缩将会继续导致海平面上升。现有模式表明,全球平均变暖超过1.9°C至4.6°C(与工业化前相比),随着温度升高冰物质损失的速率比由于降水增加而使冰物质增加的速率更快,因此地表冰物质为负平衡(冰的净损失)。如果这种地表冰物质的负平衡持续数千年,最终将会导致格陵兰冰盖完全消融,并导致海平面上升约7米。未来格陵兰的相应温度(全球为1.9°C至4.6°C)与反演出的12.5万年前末次间冰期的温度相当,古气候资料显示,当时极区陆地冰面积退缩,海平面上升了4至6米。{WGI 6.4,10.7,SPM}

当前的模式未包括与冰流有关的动力过程,但近期观测显示,冰流的动力过程可能会增加冰盖对变暖的脆弱性,并加剧未来海平面上升。由于对这些动力过程的认识程度有限,因此对其强度尚无共识。{WGI 4.6,10.7,SPM}

根据当前的全球模式研究,预估南极冰盖将会维持在非常寒冷的状态,不至于会出现表层大范围融化,而且由于降雪增加,冰质量会增加。但是,如果动力冰溢出成为冰盖质量平衡的主导因素,则可能会发生冰质量的净损失。{WGI 10.7,SPM}

鉴于清除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时间尺度,过去和未来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将使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延续一千年以上。{WGI 7.3,10.3,图7.12,图10.35,SPM}

图3.4给出了与六个AR4 WG III稳定类别相对应的长期(多个世纪)变暖的估值。

在AR4稳定类别中,相对于1980-1999年的多个世纪变暖估值

图3.4

图3.4:与《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的报告中的六个稳定类别对应的长期(多个世纪)变暖估值(表5.1)。与表5.1相比,温标滑动了-0.5ºC,大致解释了工业化之前与1980-1999年之间的变暖情景。对多数稳定水平,全球平均温度在几个世纪内逐渐达到平衡。到2100年,在导致实现稳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其稳定水平相当于SRES B1和A1B(600和850ppm CO2当量;第IV类和第V类),经评估的模式预估:假定在实现稳定时的气候敏感性为3ºC,全球平衡温度估值则将增加大约65-70%。在更低的稳定情景下(第I类和第II类,图5.1),可提前达到上述平衡温度。{WGI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