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第三工作组的报告 - 减缓气候变化

非气候政策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与私营行业采取的行动,以及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政策与其它方面的政策之间有相当大的相互作用。一些非气候的国家政策可能对GHG排放有重要的影响(见第12章)(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关于未来国际协议的新研究可能侧重于认识气候政策、非气候政策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加速现有技术和政策工具的采用[13.3]。

表TS.21概括了上述关于订立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各种方式,以及按引言中提出的标准执行。未来的国际协议如果达到这些标准,将会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一致性高,证据量充分)[13.3]。

表TS.21:对国际气候变化协议的评估a[表13.3]

途径 环境成效 成本效益 满足分配方面的考虑 体制上的可行性 
国家排放目标和国际排放交易(包括抵消)  取决于参与和达标的情况 随着参与方、所涉气体和行业减少,成本效益下降 取决于最初的分配情况 取决于编制排放清单和达标的能力。各种缺陷将削弱体系的稳定性 
行业协议  并非所有行业都愿意服从此类协议,这限制了环境成效。成效取决于协议是否有约束力。 虽然在单个行业也许成本效益高,但由于缺乏跨行业的交易,总体成本会增加。在每个行业内的竞争减少 取决于参与情况。如果在全球层面上获得同等待遇,本行业内部的竞争会减轻 需要许多独立的决策和技术能力。每个行业或许需要跨国的机构对协议进行管理 
协调的政策和措施 每项措施可能是有效的;排放水平或许不确定;成功取决于履约达标情况 取决于政策设计 协调范围可能会限制国内的灵活性;但可能增加公平性 取决于参与国家的数量;(在较小规模的国家集团内部比在全球层面更具可行性) 
技术研发合作b 取决于资金的情况、技术何时能开发出来,以及推广技术的政策 随研发风险程度变化,合作降低了各国承担的风险 知识产权方面的利害关系可能会否定合作的效益 需要许多独立的决策。取决于研究能力和是否有长期的资金 
面向发展的行动 取决于国家政策和旨在创造协同作用的设计 取决于与其它发展目标形成协同作用的程度 取决于发展政策的分配影响 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国家机构的目标是否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 
财政机制 取决于资金情况 取决于国家和项目类型 取决于项目和国家的选择标准 取决于国家机构 
能力建设 随时间变化,取决于关键量 取决于项目设计 取决于对接受对象的选择 取决于国家和体制架构 

a) 本表仔细分析了每种途径实现其内部目标的能力—与实现全球环境目标无关。如果要实现这类目标,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手段。并非每种方式都在文献中得到了同等的评估。表中单项要素的证据情况也不尽相同。

b) 研究、开发和示范。